定全美和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养生旅游

养生旅游

红河处处有风景

发布日期:2016-08-05信息来源: 中国健康医疗网点击: 我要评论()

 “5年间,旅游固定资产总规模达到738亿元,从业人员8万人,全州共接待国内外游客近亿人次,年均增长18.2%,实现旅游业总收入666.65亿元,年均增长22.05%,旅游业逐步成为第三产业的龙头和红河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这是红河州旅游业“十二五”期间的一份美丽答卷。

       今年6月30日,红河州召开全州旅游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州委书记姚国华在会上作《科学谋划·全域发展·奋力把红河打造成云南旅游新方向》的讲话,正式拉开了红河全域旅游发展的大幕。未来,红河将处处是风景。

       全景布局 全域联动谋转型

       今年春节黄金周之前,位于石屏高速路口的石屏游客服务中心正式开门。“建在这里,可以为从石红高速进入全州的游客提供咨询服务,有利于石屏融入全州旅游比较热门的几大环线之中。”中心负责人马碧云介绍。红河州的旅游从业者们已从自身的工作实践中察觉出全州旅游发展一盘棋的趋势。

       于是,“全域旅游”的概念便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发展全域旅游,要有‘跳出红河看红河,跳出旅游看旅游’的整体视野,站在全州全局高度,不断提升规划层次。”姚国华的讲话指出方向。

       由此,最新出台的《红河州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三年(2016-2018年)行动计划》中提出,要主动对接融入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规划,全域按照景区标准统筹科学规划,推进旅游规划与城乡建设、土地利用、交通建设、农林水等规划“多规合一”,把全州作为一个整体旅游目的地来整体规划、集群发展、深度开发,实现从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的转变。

       而依托全州特色旅游资源和综合交通建设,穿点连线,统筹发展,打破区域分割、行业壁垒所要构建的“五区一带”也在这样全景的布局中显露出全貌:哈尼梯田文化生态旅游区、“一湖两城”古城文化旅游区、“弥勒福地”康体休闲度假旅游区、中越边境旅游区、滇南中心商务旅游区和滇越铁路“米轨时光”精品旅游带全域联动发展,迈出红河州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有力的一步。

       此时,红河州旅游发展委员会按照 “新理念、高起点、大手笔、重保护”的原则,围绕“梯田魂、古城韵、福地灵、异域情”等主要元素,已编制完成了《红河旅游“十三五”规划》《滇越铁路“米轨时光”精品旅游线路专项规划》等规划,启动《红河州旅游扶贫与乡村旅游规划(2016-2020年)》《个旧市锡文化主题公园策划》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项目落地 丰富旅游产品供给

        一个处处是风景的红河在规划中初显,每一处风景则还需下工夫精雕细琢。

      “以梯田为例,游客经常仅只于来‘看’梯田。现在,我们在梯田区域内推进传统村落改造、节庆文化品牌打造等一系列项目,希望游客能享受到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供给。”红河州旅发委副主任李雁斌介绍。

       看红河,哈尼梯田保护开发、建水古城传统风貌保护恢复、红河水乡城市旅游综合体、红河“东风韵”旅游文化综合体、屏边滴水苗城等重点项目遍地开花,全域旅游的构想从纸面走向红河大地。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保证项目的顺利推进,红河州致力于多渠道整合资金。一方面,积极申报国家和省旅发基金,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扶持。2016年,石屏县非遗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7个项目列入了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名单。一方面充分发挥州财政每年安排1个亿的旅游发展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带动社会资本投入旅游项目建设,确保旅游基础设施投资增幅不低于全州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同时,强化旅游项目融资,积极引入和推广PPP模式,引入社会主体参与旅游项目建设。大力培育州内骨干旅游企业,以州旅投公司为平台,整合全州旅游资源,与浦发银行合作积极推动设立红河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制定了《红河州旅游发展投资基金融资方案》。

      秉持着“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理念,红河州还全面建立健全项目库,编制《红河旅游项目招商手册》。借助平台、展会招商,举办红河旅游首尔推介会暨招商引资活动;以海博会、南博会等为平台全面出击,组队先后到北京、福建等地积极开展旅游招商活动。今年1-5月,全州完成旅游招商引资项目投资12.7亿元。

       实现“旅游+” 促进产业全面融合

       从蒙自去往个旧的路边,锡文化创意产业中心所在地引人注目。进入厂区,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建设整齐、有些怀旧的厂房。庭院里摆放的一段寸轨和一列小火车车头,似乎是向人们讲述着百年滇越铁路的故事。在厂房展厅外,矗立着一个醒目的指示牌,其中有锡工艺品馆、大师工作室、淡庐、金易文化沙龙等。在这里,金属锡不再仅是工业用品,更是红河州标志性的工艺产品、旅游产品;在这里,厂房也不是人们印象中传统意义的工业生产空间,更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锡文化创意产业对延伸锡产业链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个旧锡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赖庆国如是说。锡工业与旅游产业相融蜕变新生,这是一个百年产业探索出的自我突破的路径,也恰是全域旅游的又一题中之意。

       在《三年行动计划》中,红河州提出要按照融合式、集群式发展原则,推动旅游与农业、林业、工业、文化、城镇、跨境经济合作区、生态建设深度融合,实现旅游产业全域辐射带动、全面融合发展。其中便有“依托百年滇越铁路、百年锡业和红河烟厂,把‘红系’产品、建水紫陶和个旧锡工艺品等优势产品打造成红河标志性旅游商品,推动旅游与工业、高原特色农业融合发展”。

       要打破固有的行业壁垒,如何做?“要创新,遵循规律、结合实际,循序渐进、从无到有的创新。我们锡文化创意产业,就是从尊重人们文化生活需求这一理念而设计的,也是为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而去创造的。把厂房建设成为一个花园,让客人看到产品的制作流程、制作工艺,真实感受锡文化,易产生文化认同。”赖庆国园区化的发展理念值得借鉴。

       打造“三千四百年”7张靓丽名片,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以滇南中心城市为重点,加快城市周边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建设,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现代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依托河口与越南老街“一城两国”的区位,推动旅游与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融合发展;依托哈尼梯田、金平蝴蝶谷、屏边大围山等独特的生态、自然资源,开发森林养生游、文化养生游、科普科考游等产品,形成红河生态旅游特色品牌……当《三年行动计划》中的这些愿景逐步转化为现实,红河州的每个角落都将可能成为旅游的风景。

       荣誉榜

      ●建水县南庄镇小龙潭村委会钱家湾村等11个传统村落入选2016年中国传统村落名单。

      ●石屏县非遗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7个项目入选《2016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名录》。

      ●红河州建水县入选首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弥勒锦屏山入围“2016中国避暑名山百佳榜”。

      ●元阳哈尼梯田登榜“逐梦彩云南”——2015中国旅游总评榜云南分榜,位列第三名。

      ●泸西阿庐古洞、建水燕子洞、建水文庙、建水团山古村、建水朱家花园、元阳哈尼梯田、弥勒湖泉生态园荣登“2015年度最受游客欢迎景区”。

网友评论:

表情:

  • 字体加粗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