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全美和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健康养老

健康养老

“候鸟”老人叩问健康养老产业链

发布日期:2016-12-12信息来源: 中国健康医疗网点击: 我要评论()

进入炎天,山城重庆炙热难耐,但重庆市退休西席袁超却在四川东部的山林间享受着清冷。在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文峰乡,上百位老人跟袁超一样,开始了本年的盛夏康养。

在四川、安徽等多个地方,记者发明不少异地的老人,他们为探求养老寓所而迁徙,流向带有季候性特性,形成特别的“候鸟”老人征象。这在刺激康养财产生长的同时,也提示着需补上医疗、保险、斲丧等康养财产链上的新短板。

“候鸟”老人激活康养大市场

家住北京的于鸿泉老人退休后,先后在北京、山东等地老年公寓居住。如今,他在攀枝花市一栋康养公寓里享受着阳光花海。

于鸿泉说,2014年5月他来到攀枝花,在市区租房住了一年,感觉了整个春夏秋冬,发明这里干爽少雨,花果飘香,冬日阳光富裕,特别得当老人居住,就留了下来。2015年6月,他住进了一家民营机构运营的康养公寓,这里住着来自天下各地的老人,最大88岁、最小67岁。该公司总监周蓉说,这里床位有限,还不能满意市场需求。

每年冬季,大量外地老人涌入攀枝花,宾馆、农家乐“一床难求”。攀枝花市旅游局副局长彭德清说,每年10月后,到攀枝花住上1至3个月的游客到达10万人次。整个冬季,攀枝花旅游者约莫500万人次。

因生态环境良好,大别山革命老区安徽省金寨县比年来也成为迁徙老人养生地。一位浙江老人说,近两年都和老伴来金寨避暑。住在墟落农家院子自制,算算在都市的空调费、生存斲丧,跟到乡间住差不了多少。大山里氛围好,吃的东西也更康健。

金寨县旅游部分相干认真人先容,金寨在2014年得到“中国长命之乡”称呼。以此为手刺,该县着力打造养生财产,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养老养心。

在巴中市通江县金山村,一家旅游投资公司正扩大投入,依托村容村貌生长养老财产。这家公司的董事长杨学林说,如今已经转动投资6000万元,远期筹划将到达2.8亿元。颠末筹划的居家式养老衡宇350多套、出租式养老衡宇50多套,已住进来自天下各地的老人。

巴中市也看重康养财产的巨大潜力,将之视为新兴增长极的紧张突破口,提出到2020年底,建成100个县(区)级丛林康养佳构点(村)。

冬天去海南,炎天去黑龙江……比年来,“候鸟”老人群体出现,刺激了种种范例的康养财产生长。

“迁徙”养老财产链条存“短板”

当前,“迁徙”养老财产已经袒暴露医养分裂、基地孤独等实际题目。

康养基地每每设在山区、州里,阔别都市,医疗救济等配套并不美满,一旦出现重病急患每每难以及时救治,这使得如今的康养多停顿在养生层面。

一家进军“阳光康养”财产的钢铁企业认真人吴强说,如今“医养疏散”的近况,让财产、企业缺乏更为雄厚的“底气”。

周蓉还指出,四川各市州之间的医保尚未联网,国内跨省份利用医保更没实现,这对康养财产生长形成了停滞。

7月中旬,到川东康养的重庆市民刘井焕手指折断,环境告急,但康养基地无法处理。当天早上8时左右,康养基地员工驱车百里把他送到县城医院,直到下战书5点手术才完成。

8月10日,已回到重庆的刘井焕正忙着报销治疗用度。“很贫苦,医保没有联网。假如能当场报账,我就不消来回折腾了。”刘井焕说。

记者电话采访了海南省一家以办事“候鸟”老人为主的养老办事公司。公司接洽人李老师说,海南已经与几个省份签订了医保联网的协议,但大部分省份尚未联网,康养老人看病报账会有未便之处。在公司5个基地中,只有一个基地内有医疗机构,其他基地中老人抱病摆设专员陪伴到周边医院就医。

业界反应,康养基地孤独生长也制约了财产强大。吴强以为,由于气候差别,南北康养各有差别,没有互联互通,轻易造成资源浪费,“候鸟”老人也增长了迁徙的难度,不得不到处自行探求疗养之所。

康养财产有待科学筹划引导开辟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康养范畴是可预见的巨大斲丧市场。业界号令,为了激活这一财产,需整合资源,多角度美满、延伸财产链。

吴强说,假如医保卡能直接在康养机构利用,将极大促进财产生长,彻底激活这一大蛋糕。同时,可探索“以房养老”保险,开展反向抵押等养老保险业务,提拔老年人养老保障程度。

“一些老人买了康养寓所后,在缺资金的环境下,可把物业抵押给保险机构,保险机构付出老人一样平常开支,老人过世后物业归保险公司。”吴强说,“以康养办法来养老,能激活大众斲丧。”

攀枝花市发改委副主任罗启武以为,康养财产是向阳财产,保险公司应该器重这一商机,开辟多种康健保险。比方,面向养生养老机构的不测伤害险,用于办理在机构内产生的客户不测伤害题目。

攀枝花市旅游局副局长彭德清说,天下生长康养财产,应该有重点,不能一哄而上,形成盲目投资。要根据资源天禀和地理环境等举行公道筹划和布局,不然势必形成“养老”财产泡沫。而要克制盲目生长,相干部分可有选择、有重点地对现有康养资源或筹划中的康养基地举行联网互通。

安徽省金寨县张冲乡一农家小院策划者郑锐报告记者,他的小院从客岁的每月欢迎近400人次生长到本年的700人次,有的老人一来就住半个月。他表现,这个财产潜力巨大,但必要大的生长环境,如本地当局对蹊径、旅游等投入。“客人来了不能老待在小院里,要有地方出去走走、看看。”他说,康养财产要联网才行,客人可以按需选择。

“康养机构联网互通,可以打时差,实现资源共享。”吴强说,这能让“候鸟”老人有更多选择,他们可根据差别季候选择康养目标地,在被授权后可凭会员身份或养老凭据在天下筹划内自由活动。这肯定会促进康养财产生长。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表情:

  • 字体加粗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